現(xiàn)代生活節(jié)奏快,睡眠問題成了許多人的“隱形負擔”。據(jù)2024年最新發(fā)布的《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》顯示,我國居民的平均睡眠時長普遍偏短,為6.75小時,有28%的人群夜間睡眠時長不超過6小時。睡眠質量也不盡如人意,超六成人的睡眠質量欠佳,甚至有1/5的人屬于“較差”水平(<70分)。有科學研究表明,抗阻運動(如深蹲、俯臥撐等力量訓練),可能是改善睡眠的“天然良藥”。
抗阻運動有助于改善睡眠?
2025年1月發(fā)表在《睡眠醫(yī)學》(Sleep Medicine)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,研究者招募了一組存在延遲睡眠—覺醒相位障礙(DSWPD)的男大學生,這類障礙表現(xiàn)為入睡時間晚、起床困難,導致睡眠時間與日常生活節(jié)奏不匹配。
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兩組,一組進行抗阻運動(如啞鈴訓練、深蹲等),另一組則進行有氧運動(如跑步、騎自行車等)。實驗持續(xù)數(shù)周,其間通過睡眠日志、可穿戴設備等工具,記錄了他們的入睡時間、睡眠效率、深度睡眠時長和夜間覺醒次數(shù)等關鍵指標。結果顯示,進行抗阻運動的參與者在以下方面有顯著改善:
①入睡時間縮短。平均比有氧運動組快15~20分鐘。
②睡眠效率提升??棺柽\動組的睡眠效率提高了約10%,而有氧運動組僅提高了約5%。
③深度睡眠增加??棺柽\動組的深度睡眠時長增加了約20~30分鐘,顯著優(yōu)于有氧運動組。
有研究分析,抗阻運動之所以更有效,可能與其對身體和神經系統(tǒng)的獨特作用有關??棺柽\動通過刺激肌肉力量增長和身體恢復,不僅緩解了身體緊張,還促進了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的放松,從而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態(tài)。
此外,還有研究證實,抗阻運動能調節(jié)體內褪黑激素的水平,同時還能減少身體的炎癥反應,改善情緒,讓人感到更放松、更愉快。同時,抗阻運動的效果會隨著堅持的時間越長越明顯。不過,對于年紀較大的群體來說,效果可能會稍微減弱,所以中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堅持。
這五個抗阻運動 值得試一試
抗阻運動是一種有效的鍛煉方式,能夠增強肌肉力量、改善心血管健康、提升睡眠質量等。以下五個抗阻運動在家就能輕松完成:
自重深蹲。雙腳與肩同寬站立,腳尖自然向前,緩慢彎曲膝蓋下蹲,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坐椅子,直到大腿幾乎與地面平行。背部保持挺直,腹部收緊,再通過下肢發(fā)力恢復站姿。
墻壁俯臥撐。面對墻壁站立,距離約一步,雙手與肩同寬,撐在墻上,身體呈直線。慢慢彎曲肘部,胸部靠近墻壁,再推回原位,這個動作適合力量較弱者。
彈力帶劃船。將彈力帶固定于結實的部位,坐在地上,雙腿伸直,腰背挺直。雙手握住彈力帶兩端,逐漸將彈力帶向后拉,肘部后移擠壓肩胛骨,再緩慢放回,這個動作可以鍛煉背部肌群。
臀橋。地面上仰臥,雙膝彎曲約90度,腳掌平放,雙手置于身體兩側。緩慢抬起臀部,直到肩膀、髖部、膝蓋形成一條直線,在頂點收緊臀部和腰腹,保持1~2秒后緩慢放下。
啞鈴推肩。坐或站立,雙手持啞鈴或水瓶舉至肩高,掌心向前,用力向上推至頭頂,直至肘部最終伸直,緩慢放下。這個動作可改善肩頸緊張,增強上肢肌肉力量。
小貼士●
目前,有科學研究已證實,每周3次、每次20分鐘的家庭鍛煉,可以啟動“睡眠優(yōu)化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需注意的是,在進行抗阻運動前,請務必評估自身身體狀況,如有異常,請遵醫(yī)囑。